[发明专利]磷异喹啉酮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6112.9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91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丁贻祥;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9/6584 | 分类号: | C07F9/6584;A61K31/675;A61P35/00;A61P3/04;A61P25/24;A61P25/2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邬震中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异喹啉酮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和用途。该化合物具有如右结构式,其中,R1=H、Cl、Br、C1~5的烷基、C1~5的烷氧基、NO2或CN;R2=H、苯基、卤素或CH2CH=CH2Z;Z=PhY,C1~5的烷基、Cl、Br或I;R3=PhY、C1~5的烷基或C3~6环烷基,C1~5的烷氧基;R4=PhY、C1~5的烷基或C3~6的环烷基;Y=Cl、Br、C1~5的烷基、C1~5的烷氧基、NO2或CN。不仅合成方法简便,而且该化合物具有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人乳腺癌、人肺腺癌和人肺腺癌和黑色素聚集激素受体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癌症、肥胖症、抑郁症、焦虑症疾病或或消炎的药物。 | ||
搜索关键词: | 喹啉 及其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磷异喹啉酮及其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1=H、Cl、Br、C1~5的烷基、C1~5的烷氧基、NO2或CN;R2=H、苯基、卤素或CH2CH=CH2Z;Z=PhY,C1~5的烷基、Cl、Br或I;R3=PhY、C1~5的烷基或C3~6环烷基,C1~5的烷氧基;R4=PhY、C1~5的烷基或C3~6的环烷基;Y=Cl、Br、C1~5的烷基、C1~5的烷氧基、NO2或C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61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织物
- 下一篇:面向复杂装备多学科设计软件集成的参数映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