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辅助自组装制备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7148.9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94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杰;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21/00 | 分类号: | C01G21/00;C01G21/21;C01B19/04;B8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辅助自组装制备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水溶性二价铅盐和不含金属阳离子的弱碱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制备前躯体纳米线;收集前躯体纳米线,将其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同时加入二价硫族阴离子水溶液,使其在前躯体纳米线表面发生阴离子置换反应生成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晶粒;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晶粒在纳米线前躯体表面自组装形成管壁,而纳米线前躯体在反应中被不断地消耗掉,从而形成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管。以上制备过程均在室温下完成。本方法具有原料廉价、产率高达90%以上、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形貌可控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半胱氨酸 生物 分子 辅助 组装 制备 化合物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1、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辅助自组装制备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反应体系的配制、产物分离、洗涤和收集,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是:①以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水溶性二价铅盐和不含金属阳离子的弱碱为原料,制备作为前驱体的纳米线;②以步骤①制备的前驱体纳米线作为模板和铅源,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同时加入二价硫族阴离子水溶液,在前驱体纳米线表面发生阴离子置换反应,生成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晶粒;③由步骤②生成的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晶粒在纳米线前驱体表面自组装形成管壁,而使纳米线前驱体在反应中消耗,产物进行分离,对分离出的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生成铅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管;其中,在步骤①中先配置半胱氨酸类生物分子和二价铅阳离子摩尔比为1∶1的水溶液,搅拌时再加入不含金属阳离子的弱碱浓度为0.001-0.15摩尔/升;步骤②中加入二价硫族阴离子水溶液时硫族元素与铅元素的摩尔之比大于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714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授权辨识的编码方法及授权辨识与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