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电流处理的镁合金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5518.3 | 申请日: | 200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974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李继高;金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0 | 分类号: | C22F3/00;C22F1/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热处理方法。一种结合电流处理的镁合金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的镁合金热处理过程中,采用下述四种方法之一对镁合金施加电流:1)固溶淬火后不进行时效,在固溶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20A/cm2;2)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固溶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20A/cm2;3)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时效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100A/cm2;4)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固溶过程和时效过程中均施加电流,固溶过程中采用的电流密度变化范围为2~20A/cm2,时效过程中采用的电流密度变化范围为2~100A/cm2。该方法可以缩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氧化量;提高镁合金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电流 处理 镁合金 热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结合电流处理的镁合金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传统的镁合金热处理过程中,采用下述四种方法之一对镁合金施加电流:1)固溶淬火后不进行时效,在固溶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20A/cm2;2)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固溶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20A/cm2;3)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时效过程中施加电流,采用的电流密度为2~100A/cm2;4)固溶淬火后进行时效,固溶过程和时效过程中均施加电流,固溶过程中采用的电流密度变化范围为2~20A/cm2,时效过程中采用的电流密度变化范围为2~100A/c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255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流过电解池的电解质室的均匀流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