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氧化铝颗粒结合炭纤维组合增韧碳化硅陶瓷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7002.0 | 申请日: | 200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水淼;王霞;宋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565;C04B35/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碳化硅陶瓷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状氧化铝颗粒结合炭纤维组合增韧碳化硅陶瓷制造方法。有别于单纯以炭纤维进行增韧的方案,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棒状氧化铝颗粒替换掉一部分的相对难于混料的炭纤维,借以弱化混料不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本发明的方案是结合利用棒状氧化铝颗粒与炭纤维对碳化硅陶瓷进行组合增韧,并且,棒状氧化铝颗粒易于与其它制造原料均匀混合。本发明的方案兼顾利用热膨胀失配诱发微裂纹、裂纹偏转、裂纹桥联、棒状氧化铝颗粒拔出效应以及炭纤维拔出效应等有益的增韧因素。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颗粒 结合 纤维 组合 碳化硅 陶瓷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棒状氧化铝颗粒结合炭纤维组合增韧碳化硅陶瓷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的主要原料是碳化硅粉、烧结助剂、增韧料以及结合剂,经混合、成型、固化、高温烧结等主要工艺步骤,形成碳化硅陶瓷产品,所述碳化硅粉的成份是碳化硅晶粒,原料中含有的增韧料是为增加碳化硅陶瓷的韧性而加入的物料,所述高温烧结工艺步骤的烧结方式是无压固相烧结或无压液相烧结,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增韧料是由棒状氧化铝颗粒和炭纤维两种原料构成,所述棒状氧化铝颗粒是颗粒形貌呈棒状的氧化铝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370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存电子文档历史记录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干燥的顶部成形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