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8635.3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季奇;张崇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季奇;张崇益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景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炒菁机结构,其本体主要包括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加热筒组设于架座上,加热筒有一加热装置,加热筒开有一取物口;加热筒于取物口处有一加压盖,借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以达到节省能源与快速炒菁的功效;炒菁机结构的炒菁方法,包括:预热;置入茶叶;加热旋转;排除水汽四个流程。本发明可改善现有的炒菁机较耗费热能、亦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容易因热量集中于一处而炒焦的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炒菁机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炒菁机结构,其本体主要包括有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该加热筒是组设于该架座上,加热筒设有一加热装置,该加热筒开设有一取物口;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筒于取物口处设有一加压盖,借该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季奇;张崇益,未经杨季奇;张崇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386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