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页岩炼油炉干法除焦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3235.8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98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佰仲;王擎;李少华;柏静儒;车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53/06 | 分类号: | C10B53/06;C10G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12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页岩炼油炉干法除焦工艺,块状油页岩(8~75mm)在干馏炉内低温干馏后得到的半焦(200~300℃),从干馏炉底部排灰口排出,经调节式排灰器后,用喷水减温装置微量喷水减温至50~200℃,进入密封式破碎机破碎至0~8mm后,进入立管中。立管下面接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立管中保持2~3米料位,以隔离炉内瓦斯气体和外界空气,立管的料位通过可调节式排灰器和充气压力进行调整。半焦经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后进入半焦储存仓,再经输送皮带输出至锅炉给料系统。解决了传统的湿法除焦中半焦含水量过高,导致半焦燃烧再利用过程中造成的半焦热值低,破碎和给煤系统堵塞,及锅炉尾部烟道腐蚀等一系列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炼油 炉干法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油页岩炼油炉干法除焦工艺,从干馏炉(1)底部排灰口排出的温度200~300℃半焦,经过调节式排灰器(2),用喷水装置(3)微量喷水降温至50~200℃,然后进入密封式破碎机(4),所述的半焦经密封式破碎机破碎至0~8mm后,进入立管(5)中,立管(5)下面连接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8);立管(5)中保持2-3米料位,以隔离炉内瓦斯气体和外界空气;立管(5)的料位可通过调节调节式排灰器(2)的挡板开度或圆锥形旋转式排灰器的转速和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的充气口(7)的压力进行调整;破碎后的半焦经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8)后进入半焦储存仓(9),再经输送皮带(10)输出至锅炉給料系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323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