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镍E级钢的冶炼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6260.1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995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刘振福;刘宗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22;C21C7/06;B22D1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承柏 |
地址: | 26603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镍E级钢的冶炼方法,1.装料:炉底先铺入石灰,填装碎料,压块,边缘可填充废钢;2.送电;3.熔化中松动炉料,加入Mo-Fe;4.取样分析C、Si、Mn、P、S、Cu、Mo、Cr,P、S≤0.020%,即可熔炼;5.加入剩下的10%炉料(P、S≤0.020%),炉料熔清后,扒除氧化渣,加入新渣料;6.调整钢水化学成分至C:0.25-0.30%;Si:0.30-0.50%;Mn:1.15-1.40%;Cr:0.30-0.45%;Mo:0.18-0.25%;使用含P、S低、含合金元素高的中碳或低碳FeMn及FeCr;7.硅铁出炉前5分钟加入,出钢前插纯铝,过程中投入稀土硅铁;8.加完炉料,调低到800-1000KW,升高至1600℃时,降功率至200-400KW;出钢前炉内1610-1620℃;后包内温度1590-1610℃,浇注温度1560-1590℃。本发明采用低硫磷含量的炉料和精炼手段,在控制S、P含量的同时,减少或者不加入镍元素,也能达到AAR-M201标准中E级钢。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方法 | ||
【主权项】:
1、无镍E级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装料:炉底先铺入料重1%左右的石灰,石灰上面填装碎料,然后再装压块,边缘可填充废钢,保持上紧密下疏松;第二步,送电:按照40-60%功率送电5-8分钟,待加料产生的电流冲击停止后将送电功率慢慢增至最大;第三步,熔化中不断松动上部炉料,按所需钢水重量百分比的0.2%加入Mo-Fe;第四步,当炉料熔化至所需钢水量的90%以上时,取样分析C、Si、Mn、P、S、Cu、Mo、Cr,熔清分析报告P、S≤0.020%,即可熔炼无镍E级钢;第五步,加入剩下的10%炉料(P、S≤0.020%),炉料熔清后,快速扒除氧化渣,加入新渣料:碎石灰∶碎萤石=2∶1,渣量按加入炉料重量百分比1%,粒度≤20mm,造新渣;第六步,根据熔清分析报告调整钢水化学成分至C:0.25-0.30%;Si:0.30-0.50%;Mn:1.15-1.40%;Cr:0.30-0.45%;Mo:0.18-0.25%;P、S≤0.020%;调整C、Mn、Cr成分时,必须使用含P、S低、含合金元素高的中碳或低碳FeMn及FeCr,禁止使用碳素锰铁及碳素铬铁;第七步,C、Mn、Cr元素补加合适后,硅铁出炉前5分钟加入,出钢脱氧采取综合脱氧制度:出钢前炉内插纯铝,保证钢水成品试样Al含量在0.030-0.080之间,钢包烘至700-800℃,提前将硅铝钡合金加入包内进行烘烤,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投入稀土硅铁;第八步,加完炉料后,应调低功率到800-1000KW,使钢水温度均匀升高,至1600℃时,降功率至200-400KW;出钢前测温,炉内温度1610-1620℃;出钢后测温,包内温度1590-1610℃,浇注温度1560-1590℃(视铸件重量而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方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662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