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70204.5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9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国建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D6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550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三轮车,尤其是由附装左右两个前轮的前部和附装一个后轮的主车身通过转向节相互铰接构成的倒三轮车。为使整体结构合理,左连接端(14)和右连接端(15)将前部中的主要支承承重受力构件分成三部分,支承左前轮的纵向伸展的左前轮悬架、支承右前轮的纵向伸展的右前轮悬架和横向伸展的前车架;优选三个车轮悬架都为横向枢轴纵向摆臂式弹性悬架;前车架在横向伸展的同步或阶段性的具有纵向伸展形状;转向节位于双前轮轮心连线前方,单后轮驱动时可自动转向回正;本车还可附装方向盘、转向柱和蜗杆型转向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双前轮之间空间利用率,而且在相比于二轮摩托车成本并未过大增加的情况下,其驾乘特性却近于轿车。 | ||
搜索关键词: | 三轮车 | ||
【主权项】:
1、倒三轮车其整体由前部和主车身两大部分构成,前部和主车身通过转向节(3)铰接在一起;主车身作为整车主体,转向节(3)位于其前端,单后轮(6)附装于其后端;前部相对于主车身为辅助机构,转向节(3)位于所述前部的纵向中轴面上,左前轮(4)附装于前部左侧,右前轮(5)附装于前部右侧;左前轮轮心点(40)和右前轮轮心点(50)之间连线简称双前轮轮心连线(11),其中点称为双前轮轮心连线中点,所述双前轮轮心连线中点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转向节(3)轴心线的交点为转向节心点(30),本车还附装有转向机构和动力驱动系统;其特征为:a、所述左前轮(4)的左前轮轴和右前轮(5)的右前轮轴的形式为:非连续的、相对独立的、轴向尺寸较小的短型车轴;所述前部的主要支承受力构件由三部分组成:前车架、左前轮悬架和右前轮悬架;b、所述前车架在俯视平面图中所示伸展形状主要为垂直于前轮前进方向的横向伸展形;其左端设有左连接端(14),其右端设有右连接端(15);c、所述左连接端(14)位于所述左前轮轴的纵向前方一定距离,两者由所述左前轮悬架连接并支承,所述右连接端(15)位于所述右前轮轴的纵向前方一定距离,两者由所述右前轮悬架连接并支承;所述左前轮悬架在俯视平面图中的伸展形状为靠近左前轮(4)的纵向伸展形;所述右前轮悬架在俯视平面图中的伸展形状为靠近右前轮(5)的纵向伸展形;d、在俯视模式图上,所述左连接端(14)和所述右连接端(15)之间连线称为前车架横向基准线(17),所述前车架横向基准线(17)位于所述双前轮轮心连线(11)前方一定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国建,未经田国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702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