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电压驱动阵列电极式毛细管电泳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0610200183.7 | 申请日: | 200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84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卫平;陈里铭;刘军民;郭吉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B01D5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中的微全分析系统研究技术领域,用以在芯片毛细管电泳分离过程中实现低电压驱动样品进样。其特征是利用毛细管电泳中电渗流驱动的原理,在玻璃盖片上刻蚀毛细管电泳微沟道,并以热键合的方法封接基片和盖片,制作出阵列电极式毛细管电泳芯片。在“十”字形毛细管电泳芯片的进样沟道和分离沟道上分别设置了一系列电极,即在缓冲液池至十字沟道之间,以及样品废液池至十字沟道之间,都分别设置了阵列电极,通过设计不同的电压组合,在电极上循环施加电压实现样品的进样和分离。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较大幅度降低毛细管电泳的进样和分离电压,使微全分析系统实现真正的集成化和微型化。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驱动 阵列 电极 毛细管 电泳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低电压驱动阵列电极式毛细管电泳芯片,是利用毛细管电泳中电渗流驱动的原理,在“十”字形毛细管电泳芯片的进样沟道和分离沟道上分别设置了一系列电极,通过在电极上循环施加电压,实现样品的进样和分离;其特征在于:在缓冲液池至“十”字沟道之间和样品废液池至“十”字沟道之间,分别设置了阵列电极,通过电压组合设计,达到降低进样和分离时的施加电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20018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自动进行设备操作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户呼叫故障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