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空耗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7228.2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曙光;邓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华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5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属于蓄电池充放电管理技术领域。用于采用蓄电池单独供电或用蓄电池作后备电源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设计不当的充电器即便电子产品处在“蓄电池既不充电、负载也不用电”空置状态下,蓄电池也存在自耗电较多现象,这个现象就是“空耗”。“空耗”不仅仅导致缩短蓄电池后备供电时间,若空置时间较长,“空耗”同样会对蓄电池造成过放电损害。产生“空耗”的原因是由于与蓄电池相连接的电路消耗所致。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追求“零空耗”。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于:用本实用新型附图这样一个电路拓扑,便可制作一种低成本、体积小、零空耗、具有防过充过放功能的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耗 蓄电池 放电 管理 电路 | ||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1,一种零空耗蓄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它由充电管理、放电管理、负载用电开关S1及蓄电池放电通道二极管VD2各部分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它的充电管理部分输入电压Uin应略高于蓄电池过充电保护电压值,省去了过充电保护电路;按照信号流向,过放电检测与过放电控制电路连接在负载用电开关S1之后;充电管理的具体电路连接形式是:VD1的正极与输入电压Uin正端(1)相连,VD1的负极与电阻R1串联,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GB1的正极,蓄电池GB1负极与输入电压Uin负端(2)相连;负载用电开关S1的一端连接VD1与R1的串联点(4),S1的另一端(5)连接输出端Uout的正端(11);放电管理的具体电路连接形式是:电阻R4和R5串联,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Uout正端(11),R5的另一端连接Uout负端(12),电阻R3和电压基准N1(TL431)的负极串联,R3的另一端连接输出Uout正端(11),电压基准N1的正极(10)连接输出Uout负端(12),N1的控制极连至电阻R4和R5的串联点(9),PNP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至负载用电开关S1的(5)端,V1的集电极与N沟道场效应管V2的栅极串连,三极管V1的基极连至电阻R3与电压基准N1的负极串联点(8);场效应管V2的源极(7)与输入Uin的负端(2)相连接,V2的漏极(10)与输出Uout的负端(12)相连;三极管V1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2的一端接于V1的集电极与V2的栅极串连点(6)、R2的另一端接V2的源极(7);放电通道肖特基二极管VD2与电阻R1并联,且VD2的正极与蓄电池的正极(3)相连,VD2的负极与用电开关S1的(4)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华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华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1722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