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泵低压腔内气泡逸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8377.9 | 申请日: | 200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895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02 |
发明(设计)人: | 方显忠;李国良;金文华;阎淑芳;刘巽俊;许允;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7/20 | 分类号: | F02M37/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高压泵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泵低压腔内气泡逸出系统。目的在于解决低压腔内的气泡排除问题。该系统由气泡逸出器、燃烧室、液体容器组成,气泡逸出器的上体上设有气泡逸出腔和混合腔,两腔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座孔连通或关闭;缓冲腔体通过连接体装在上体上;下体上设有浮子腔,其内装有浮子;气泡逸出腔与浮子腔之间设有液体平衡孔和气压平衡孔,浮子腔和气泡缓冲腔之间的通孔上装有与浮子相配合用来控制液面高度的针阀,混合腔通过稀释空气量孔、空气缓冲腔、过滤材料腔与空气窗口相通,并通过空气接头、吸出管、进气管与发动机的燃烧室相通,气泡逸出器通过管路与高压泵低压腔和液体容器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泵 低压 气泡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高压泵低压腔内气泡逸出系统由气泡逸出器、燃烧室、液体容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气泡逸出器包括上体(5)、下体(1)和缓冲腔体(11),上体(5)上设有气泡逸出腔(23)和混合腔(20),两腔之间通过电磁阀(21)控制电磁阀座孔(22)连通或关闭;缓冲腔体(11)通过连接体(14)装在上体(5)上;下体(1)上设有浮子腔(6),其内装有浮子(4);气泡逸出腔(23)与浮子腔(6)之间设有液体平衡孔(8)和气压平衡孔(24),气泡逸出腔(13)与浮子腔(6)之间的通孔(10)上装有与浮子(4)相配合用来控制液面高度的针阀(9),混合腔(20)通过稀释空气量孔(19)、空气缓冲腔(18)、过滤材料腔(16)与空气窗口(15)相通,并通过空气接头(2)、吸出管(26)、进气管(29)与发动机的燃烧室(30)相通,气泡逸出器通过管路与高压泵低压腔(33)和液体容器(35)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2837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