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囊茶袋“W”形底部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31312.X | 申请日: | 2006-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923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辉;张广远;刘红弟;淡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南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41/26 | 分类号: | B31B41/2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1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囊茶袋“W”形底部成型装置,该装置由内袋导梳部,上、下成型板及其凸轮驱动部两部分构成,两部分通过箱体装配在一起,两部分的动力输入主轴横向转动装配在箱体上,内袋导梳部的主轴(5)通过一对啮合的反转齿轮(6)驱动转轴(8),在主轴(5)的前端固定有右或左梳导板(14),在转轴(8)的前端固定有左或右梳导板(9),在左、右两梳导板的下方固定有下梳导板(11)。本实用新型的双囊茶袋"W"形底部成型装置,有效防止了内袋纸管"W"底部成型到整个内袋竖立起来时纸管内的茶叶随意滑动,从而脱离正确位置。另外,内袋纸管成型上下成型板合拢产生的机械夹持动作,一方面完成了"W"底部成型的动作,另一方面将成形好底部的内袋传送到中心盘上,结构紧凑,动作协调,成型的可靠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囊茶袋 底部 成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双囊茶袋“W”形底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内袋导梳部,上、下成型板及其凸轮驱动部两部分构成,两部分通过箱体装配在一起,两部分的动力输入主轴横向转动装配在箱体上,内袋导梳部的主轴(5)通过一对啮合的反转齿轮(6)驱动转轴(8),在主轴(5)的前端固定有右或左梳导板(14),在转轴(8)的前端固定有左或右梳导板(9),在左、右两梳导板的下方固定有下梳导板(11);上、下成型板及其凸轮驱动机构的主轴(62)上在箱内体装配有两个凸轮(35、39),在凸轮组的旁侧的箱体上装配有两套由空心转轴及其中心穿装的中心转轴构成的同心转动机构,其中,一组同心转动机构的中心转轴(59)及空心转轴(56)的后端分别通过摇臂(58)和摇臂(55)与一个凸轮(39)前后轮壁上的滑槽配合,中心转轴(59)及空心转轴(56)的前端分别装配另两个摇臂,该两摇臂的末端分别固定有拉杆(48)和拉杆(49);另一组同心转动机构的中心转轴(30)及空心转轴(34)的后端分别通过摇臂(31)和摇臂(36)与另一个凸轮(35)的前后轮壁上的滑槽配合,中心转轴(30)的前端固定有下成型板的叉形摇臂(24),叉形摇臂(24)的前端安装有前后两部分成型件(23、21),空心转轴(34)的前端固定有一转动块(68),转动块(68)上转动装配有一对可开合的上成型板叉形臂(43、44),叉形臂(43)上安装一轴向的摇臂(46),叉形臂(44)上安装一轴向的摇臂(66),两摇臂的末端通过两关节轴承(47)与拉杆(49、48)连接,两摇臂(46、66)的末端的铰接点处于中心转轴(30)的轴线上,两叉形臂(43、44)的末端分别固定有上成型板的前后两部分成型件(22、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南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南峰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3131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