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式低速风洞收集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026.5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927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25 |
发明(设计)人: | 万钢;郑志强;王毅刚;杨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风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口式低速风洞收集口结构。开口式低速风洞依次由喷口、射流段、收集口、扩散段组成,喷口、射流段和收集口位于风洞驻室内,其特征在于收集口由收集口主体和收集口喉部相连组成,收集口主体由三块活动板和一块底板相连组成,呈锥形,收集口喉部呈柱形,收集口喉部沿纵向开槽,槽的数目为1-5个。槽为垂直于轴线的直槽或与轴线成不同角度的斜向槽。本实用新型从改变气动声学的诱发流场出发,进行了局部结构改进,从而改变了收集口附近流场结构,进而改善声学环境,起到了抑制颤振幅值的效果,改善了驻室中轴线的压力梯度。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低速 风洞 收集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开口式低速风洞收集口结构,开口式低速风洞依次由喷口(1)、射流段(2)、收集口、扩散段(5)组成,喷口(1)、射流段(2)和收集口位于风洞驻室(9)内,其特征在于收集口由收集口主体(3)和收集口喉部(4)相连组成,收集口主体(3)由三块活动板(6)和驻室底板相连组成,呈锥形,收集口喉部(4)呈柱形,收集口喉部(4)沿纵向开槽,槽的数目为1-5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30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