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842.6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451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李强;吴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9/00;A61M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鸥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静脉穿刺换针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细针隧道、粗针隧道连接在一起,二者之间有一定夹角,其各自中心线相交于一点,从该点至细针隧道近尾翼端开口、粗针隧道近尾翼端开口的距离分别与标准件细针、粗针的针尖至注射器尾翼的距离相等。解决了用细针探查深静脉,然后再用粗针穿刺这种操作方法所存在的只能根据目测方法和经验来判定方向,由此导致粗针仍然不能进入深静脉,同样会出现粗针可能误伤病人动脉、胸膜或外周神经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外固定的换针装置,使细针探查到深静脉,而粗针就利用相交点很容易进入深静脉,避免误伤病人动脉、胸膜或外周神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反复使用,准确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换针器 | ||
【主权项】:
1.换针器,其特征在于细针隧道、粗针隧道固定连接在一起,二者之间有一定夹角,其各自中心线相交于一点,从该点至细针隧道近尾翼端开口、粗针隧道近尾翼端开口的距离分别与标准件细针、粗针的针尖至注射器尾翼的距离相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7684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料组成物及使用该焊料组成物的焊料层形成方法
- 下一篇:基板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