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负极集电流铜针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117.2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04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贺均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大梧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06;H01M2/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800浙江省宁波市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池负极集电流铜针,包括与电池负极底盖焊接的凸起部位、与密封圈密合的密封部位、连接焊接凸起部位和密封部位的支撑部位、插入于电池胶凝状负极中的集流部位、且密封部位直径大于集流部位,二者以过渡部位相连,该过渡部位是倒角过渡或圆角过渡。由于采用大小头铜钉,可减少铜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减少集电体在电池中占有的有效体积,有利于活性物质填充量的增加,提高电池放电容量;还可防止铜针集流部位的拉痕、毛刺、飞边对电池密封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电池防漏性能;直径较大的密封部位可防止铜针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弯曲变形,使集电流铜针与密封圈紧密配合,从而提高密封性、组装产品质量和电池产品的耐漏液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负极 电流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负极集电流铜针,其包括与电池负极底盖相焊接的凸起部位(1)、与电池密封圈密合的密封部位(3)、连接焊接凸起部位和密封部位的支撑部位(2),插入于电池胶凝状负极中的集流部位(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位直径大于集流部位直径,二者之间以过渡部位(4)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大梧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大梧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0811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止鼾床的床单
- 下一篇:抽屉式漱具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