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润滑系统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301.7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5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国;徐淼炎;邬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2 | 分类号: | F16N7/32;B21D3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030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新型润滑系统结构,属机械制造特别是钢结构建材压型设备配套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上罩壳(1),下罩壳(2),置于上罩壳(1)和下罩壳(2)内间隔设置的带接头(5)的喷雾头(6)、带压板(8)和毛毡条(9)的支撑板(7),置于上罩壳(1)和下罩壳(2)外与接头(5)相连接带气动隔膜泵(10)和球阀(11)的管路(12),置于下罩壳(2)底部的排水阀(3)和排污口(4)等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操作方便,上、下罩壳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润滑油喷雾空间,既能保证润滑油喷洒均匀,并方便上下板面油液的控制,又能防止润滑油的飞溅与外流,对设备操作人员更加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润滑 系统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润滑系统结构,包括上罩壳(1),下罩壳(2),其特征在于上罩壳(1)和下罩壳(2)内均间隔设有带接头(5)的喷雾头(6),带压板(8)和毛毡条(9)的支撑板(7),上罩壳(1)和下罩壳(2)外设有与接头(5)相连接带气动隔膜泵(10)和球阀(11)的管路(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0830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油平衡装置
- 下一篇:地面可调式油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