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775.3 | 申请日: | 200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8623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辉;秦大同;杨亚联;石万凯;叶明;任勇;周安健;赵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有蓄电池组、进风导流盖板、蓄电池支承板、蓄电池底板和排气风扇。在进风导流盖板上对应于每块单体蓄电池的位置都斜向开有进气导流槽,进气导流槽的槽口倾斜对向两列蓄电池组之间的空隙,且将进气导流槽的开槽宽度和导流角度大小设计为沿蓄电池组中心向两边逐渐增大。排气风扇安装在蓄电池底板下,与蓄电池组中心位置相对,每组蓄电池对应安装一个排气风扇,并在排气风扇外罩排气导流槽板。另外在蓄电池组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散热系统信号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和已有的相关技术相比,可以保持电池组内单体电池温度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电池组各单体电池性能的一致性,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整车安装布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电池组 散热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组的散热结构,包括有蓄电池组(1)、进风导流盖板(3)、蓄电池支承板(5)、蓄电池底板(4)和排气风扇(8);所述蓄电池组(1)通过蓄电池支承板(5)支撑,并固定在蓄电池底板(4)上,进风导流盖板(3)从上部罩住蓄电池组(3),通过连接螺栓(2)与蓄电池支承板(5)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导流盖板(3)上对应于每块单体蓄电池的位置都斜向开有进气导流槽(31),进气导流槽(31)的槽口倾斜对向两列蓄电池组之间的空隙,且进气导流槽(31)的开槽宽度和导流角度大小沿蓄电池组中心向两边逐渐增大;排气风扇(8)安装在蓄电池底板(4)下,与蓄电池组(1)中心位置相对,每组蓄电池对应安装一个排气风扇,并在排气风扇外罩散热导流槽板(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0977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