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0661.0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915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杜云贵;刘艺;王辉;王方群;潘庆;冷小波;刘清才;陈登福;鹿存房;董凌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60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处理池(10)里有中间筒(7),进水管(14)穿过处理池(10)底部伸入中间筒(7)内,进水管(14)上有喷嘴(2),喷嘴(2)上方有涡流器(3),排泥管(5)通过排泥斗(11)连接于处理池(10)倒锥形部(10a)侧壁上,处理池(10)内靠近上端处有出水围堰(4)。本实用新型将絮凝反应、助凝反应及泥水分离功能集中在一起,占地面积减少。并充分利用污泥的返混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过滤、吸附作用,处理效果好,并降低了絮凝剂、助凝剂的消耗量。可广泛用于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电镀废水处理等领域,处理效果非常显著,加药量比传统设备可降低3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一体化 澄清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澄清装置,包括处理池(10),进水管(14)、排泥管(5)、排空管(13)及排水管(6)、,其特征是:所述处理池(10)的上部为柱形,下部为倒锥形,处理池(10)的中央垂直设有中间筒(7),中间筒(7)内外在下端处相通,进水管(14)穿过处理池(10)底部中央并伸入中间筒(7)内,进水管(14)上安装有喷嘴(2),喷嘴(2)的上方有涡流器(3),涡流器(3)的下部安装有挡泥罩(12),排泥管(5)通过排泥斗(11)连接于处理池(10)倒锥形部(10a)的侧壁上,排空管(13)连接于处理池(10)底部,排水管(6)连接于处理池(10)柱形部(10b)靠近上边缘处,处理池(10)内靠近上端处安装有出水围堰(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106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包机人工穿丝导向装置
- 下一篇:自动送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