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485.8 | 申请日: | 200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8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世华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42000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炒茶机涉及茶叶加工机械,它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构、传动轮、机架、炒锅、茶斗以及炉灶组成,炒锅为一组长槽形锅,每个槽形锅锅底沿槽向均有一条凸棱,炒锅固定在一个矩形的框架上,框架上设有一只与传动轮相连接的曲柄连杆,框架通过滑套、光杆安装在机架上,炉灶位于机架的下部,其特征是,炒锅的长槽形锅凸棱一端为斜坡平面,另一端为弧形面,炒锅上装有炒制茶叶输送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现了山区小规模制作绿茶的炒制自动化操作,与设计的茶叶烘箱相配套可实现绿茶炒制、烘干加工的自动化操作;利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产品每小时可加工炒制绿茶2-10千克,制作的茶叶外形美观,保持了原产地风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茶机 | ||
【主权项】:
1、一种炒茶机主要由电动机(16)、减速机构(17)、传动轮(1)、机架(9)、炒锅(6)、茶斗(10)以及炉灶(7)组成,炒锅为一组长槽形锅,每个槽形锅锅底沿槽向均有一条凸棱(18),炒锅固定在一个矩形的框架上,框架上设有一只与传动轮(1)相连接的曲柄连杆(2),框架通过滑套(11)、光杆(12)安装在机架(9)上,炉灶(7)位于机架(9)的下部,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构成炒锅(6)的长槽形锅凸棱(18)一端为斜坡平面(19),另一端为弧形面(20);B、所述的炒锅(6)上装有炒制茶叶输送控制装置(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世华,未经何世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254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