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器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165.9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邱致琏;李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致琏;李碧云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群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蒸发器的结构改良,是在一个束缩膨胀装置后方,并设有第一冷媒管与辅助分布头,在该辅助分布头后方,并入一支或多支的辅助分流管,该辅助分流管内部流入冷媒,其在适当的位置与第一冷媒管相连通,其中该第一冷媒管设在一个蒸发器内部,换言之,该蒸发器包含该第一冷媒管及热交换板片,该辅助分布头及该辅助分流管设在蒸发器外部,该第一冷媒管主要具有制冷、制热功能,该辅助分布头做各辅助分流管的集结连接用,辅助分流管主要的功能是将部份的冷媒喷洒于第一冷媒管的适当位置,辅助在该区段冷媒热交换能力上的不足,用以负责该蒸发器均匀的制冷能力,当该蒸发器执行制冷或制热退冰、除霜功能时,或是执行可逆循环的制热能力时,可以得到该蒸发器能够快速均匀的达到温度。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结构 改良 | ||
【主权项】:
1.一种蒸发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热交换板片和第一冷媒管;束缩膨胀装置,所述束缩膨胀装置一端具有一个冷媒入口,用以流入冷媒,另一端具有一个冷媒出口连通该第一冷媒管一端;所述第一冷媒管另一端连续延伸并以蜿蜒方式邻接该热交换板片,所述第一冷媒管末段连通压缩机;热气旁通电磁阀,所述热气旁通电磁阀位于所述束缩膨胀装置及辅助分布头之间,所述热气旁通电磁阀一端与相邻束缩膨胀装置和第一冷媒管连通,另一端设有热气入口;至少一个辅助分流管,所述辅助分流管位于所述热交换板片及热气旁通电磁阀之间,所述辅助分流管一端为冷媒入口,与相邻的所述束缩膨胀装置及第一冷媒管连通,其另一端为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媒管适当部位,使得所述第一冷媒管的某一段可受到所述辅助分流管的助力而产生如接力赛跑的模式,用以更有效的实时推动冷媒均匀分布于所述热交换板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致琏;李碧云,未经邱致琏;李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3416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