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传送线路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0725.4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浩;崎山一幸;寒川潮;藤岛丈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P3/02 | 分类号: | H01P3/02;H01P3/04;H01P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传送线路,其包括:基板(101)、在基板(101)的背面侧形成的接地导体层(105)、以及并行地配置于基板(101)的表面侧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和第二信号导体(102b)。第一信号导体(102a)和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一传送线路,第二信号导体(102b)和接地导体层(105)构成第二传送线路。由第一传送线路和第二传送线路形成差动传送线路(102c)。差动传送线路(102c)包括弯曲区域(104a),在弯曲区域(104a)的两端连接有直线区域(104b)。令弯曲区域(104a)中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线路宽度为(Wb1)、第二信号导体(102b)的线路宽度为(Wb2)、第一信号导体(102a)与第二信号导体(102b)之间的间隙宽度为(Gb),令直线区域(104b)中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线路宽度为(Ws1)、第二信号导体(102b)的线路宽度为(Ws2)、第一信号导体(102a)与第二信号导体(102b)之间的间隙宽度为(Gs),令从弯曲区域的曲率中心(115)到弯曲区域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延长直线的最短距离为(Rb1),令从弯曲区域的曲率中心(115)到直线区域的第一信号导体(102a)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垂线距离为(Rs1),此时,设定成(Wb1)窄于(Ws1),(Wb2)窄于(Ws2),(Gb)窄于(Gs),(Rb1)大于(Rs1)的值。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传送 线路 | ||
【主权项】:
1.一种差动传送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侧形成的接地导体层,以及配置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侧的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所述第一信号导体和所述接地导体层形成第一传送线路,而且,所述第二信号导体和所述接地导体层形成第二传送线路,其中,所述差动传送线路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传送线路直线延伸的两个直线区域和连接所述两个直线区域的弯曲区域,在相对地接近于所述弯曲区域的曲率中心的位置上配置有所述第一信号导体,在相对地远离所述曲率中心的位置上配置有所述第二信号导体,将所述弯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的线路宽度W1b设定为小于所述直线区域中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的线路宽度W1s,将所述弯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导体的线路宽度W2b设定为小于所述直线区域中的所述第二信号导体的线路宽度W2s,将所述弯曲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与所述第二信号导体间的间隙宽度Gb设定为在所述直线区域中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与所述第二信号导体间的间隙宽度Gs以下,将所述弯曲区域中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Rb1设定成大于从所述曲率中心到所述直线区域的所述第一信号导体的曲率中心侧的线边的延长直线的垂线距离Rs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007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农学活性物质的安全递送系统
- 下一篇: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