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泥粘结建筑材料的双组分塑料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6251.9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J·考夫曼;E·施威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邦材料试验研究院;菲布罗特克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7 | 分类号: | E04C5/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宏艳;林森 |
地址: | 瑞士迪***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核/壳纤维由塑料如聚丙烯、聚乙烯或所述原料的混合物或其它热塑性聚合物形成。所述纤维直径为0.15-2.0mm,和所述核/壳纤维具有连续或断续结构化的表面,所述结构化表面由在单面或多面实施的压纹(5)形成,深度至少为所述纤维平均直径的10%。所述压纹(5)可与纤维方向正交或斜交或任意形式,但在任意情况下拉伸所述纤维后其增加到5-15倍。所述核/壳纤维被切成10-80mm的段,并以数千个的束进行收集并以水溶性塑料膜缠绕。所述纤维用于提高水泥粘结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的抗张强度,改进断裂后行为或通常用于机械补强。所述束可与所述塑料膜一起结合到建筑材料中,而没有任何不利因素。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泥 粘结 建筑材料 组分 塑料 纤维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最大颗粒直径>4mm的混凝土中的塑料纤维,其平均直径为0.15-2mm,相当于约160-28000分特(分特=克/10000延米),其特征在于,其为拉伸了5-15倍的双组分纤维,由不同纯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的中心核和封装该核的壳通过共挤出法生产,和实施拉伸后,在该连续拉伸的双组分纤维上压纹连续或断续结构化或沟槽化的表面,其中该结构化的深度大于纤维平均直径的10%,和在结合的结构内其结构尖端的轴向最大间距为0.5mm-3mm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邦材料试验研究院;菲布罗特克股份公司,未经联邦材料试验研究院;菲布罗特克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362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接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合并耳机的信息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