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杀虫活性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簇合分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0634.7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98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宁君;衣悦涛;赵前飞;梅向东;马洪菊;杨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71/62 | 分类号: | C07C271/62;A01N47/10;A01P5/00;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簇合效应原理发现和创制新农药的方法,选取现有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合物如叶飞散、甲萘威、仲丁威、杀螟丹、异丙威、克百威、速灭威、涕灭威、灭多威等农药分子作为母体,选用不同的连接体合成其簇合物。以母体化合物的靶标生物为主要供试害虫适当扩大筛选范围。研究不同簇合结构,不同簇合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达到发现和创制新农药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杀虫 活性 氨基甲酸酯 化合物 分子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簇合效应原理发现和创制新农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现有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剂化合物作为母体,选用不同的连接体,合成其簇合物,以母体化合物的靶标生物为主要供试害虫适当扩大筛选范围,研究不同簇合结构,不同簇合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达到发现和创制新农药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006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