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电场热处理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135.8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C01G23/08;B01J2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场热处理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施加外电场,促进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形核和相变,并经过较低的热处理温度就可以获得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较低热处理温度下制备出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方法,即采用电场热处理工艺来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的形核与相变,制备出的二氧化钛粉末具有光催化活性高的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电场 热处理 制备 光催化 活性 纳米 氧化 粉末 方法 | ||
【主权项】:
1、采用电场热处理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后续热处理工艺中,对二氧化钛干凝胶施加不同强度的外电场,来实现对二氧化钛形核、相变的控制,步骤如下:(1)按照重量百分比将10%-30%的钛酸酯、40%-60%的醇类溶剂、10%-30%稳定剂、0.5%-1%的表面活性剂倒入反应器具中搅拌,然后在室温下将2%-5%的氨水倒入反应器具的溶液中并搅拌1-6小时,制得所需的溶胶;(2)将溶胶在80-100℃干燥12-24小时获得干凝胶;(3)将所得干凝胶放入电场热处理装置中进行电场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80-380℃,电场强度为200-5000V/cm,电场热处理时间为0.5-2小时。(4)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制得所需的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13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行数据总线的从总线用户
- 下一篇:电线杆灯杆亮化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