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378.1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贵;戚喜全;王德全;高学全;杨青辰;毛继红;刘敬雄;王兆文;石忠宁;高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F28F1/42;F28F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013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交换器、传热介质、输送泵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热交换器和传热介质吸收和输送铝电解槽槽壳所耗散的热能,其中(1)热交换器分为高、低温两套,高温热交换器同电解槽槽壳相连接;低温热交换器同工作热机相连接;(2)传热介质由输送泵驱动通过管路系统在高、低温两套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闭路循环。(3)管路系统与高温热交换器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本发明还提出了相应的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使槽壳得到很好的冷却;而且使槽壳散发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余热 回收 系统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铝电解槽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热交换器、传热介质、输送泵和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热交换器和传热介质吸收和输送铝电解槽槽壳所耗散的热能,其中(1)热交换器分为高、低温两套,高温热交换器同电解槽槽壳相连接;低温热交换器同工作热机相连接;(2)传热介质由输送泵驱动通过管路系统在高、低温两套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闭路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3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于转轴上的旋转环件膨胀量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汇聚预付费和后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