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割缝筛管加工中的缝表面在线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245.1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红;谢慧华;李庆云;曹泽甫;纪仁杰;李小朋;田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3C8/44;C21D1/06;B23K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6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防砂割缝筛管加工中的缝表面在线处理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该方法加工时,片状钨合金工具电极和割缝筛管分别与可控等离子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利用工具电极与割缝筛管间放电产生的微细等离子体的高温蚀除作用进行加工。在高温蚀除割缝筛管的同时,钨合金工具电极也被蚀除,并形成微细的钨合金熔滴,利用该熔滴和乳化液被热裂分解的碳与割缝处的熔融表面进行物理化学反应,高频开关的等离子体的加热和工作液介质的冷却作用,以及割缝筛管负极上产生的镀覆效应来对缝的表面进行防腐、淬硬处理。本发明加工处理后的筛管缝表面与管子的基体相比,耐磨性提高4倍以上,耐蚀性提高2倍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割缝筛管 加工 中的 表面 在线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割缝筛管加工中的缝表面在线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割缝筛管等离子切割过程中的高温熔蚀作用和镀覆效应,使工具电极材料的微细熔滴及工作液中分解出的碳与割缝处的熔融表面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来形成防腐、淬硬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52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目镜
- 下一篇:一种N4.75颜料的组合物及用此组合物制备的实物色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