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感染伤的膏药及其制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6332.9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丁昌荣;丁德培;丁燕菊;马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昌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06;A61P17/02;A61K31/045;A61K31/125;A61K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感染伤的膏药及其制配方法。它包括以下组分:槐白皮、黄芪、白芨、地榆、青风藤、柏叶、苏木、刘寄奴、厄子、皂角刺、蓖麻子、乳香、黄丹、冰片、樟脑、香油,其具体制作步骤为:①浸泡-将槐白皮、黄芪、白芨、地榆、青风藤、柏叶、苏木、刘寄奴、厄子、皂角刺、蓖麻子、乳香、香油按重量配比称取放入缸内,浸泡7天;②熬炸-将浸泡后的药物放入铁锅内熬炸60-80分钟;③炼油-取去药渣,开始油炼,开锅后60-90分钟,加入黄丹熔化为止离火;④冷却-离火后等药物降至60-80℃时,再将研细的冰片、樟脑,放入锅内搅拌均匀;⑤浸泡-出锅后将药物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本发明的优点:按本发明制配的药物使用时,直接向创伤面投药,操作简单,一般勿需在施药前清创,可减少患者痛苦,且药到痛止,特别适于家庭临床使用。经200多例烧烫伤、100例感染伤患者临床观察,II、III度烧伤平均12天左右治愈,一般不留疤痕。I度烧伤施药后,片刻疼痛症状即可消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感染 膏药 及其 配方 |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烧烫伤、感染伤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组分:槐白皮、黄芪、白芨、地榆、青风藤、柏叶、苏木、刘寄奴、厄子、皂角刺、蓖麻子、乳香、黄丹、冰片、樟脑、香油共十六种植物中药材料,其重量配比(质量百分比)为:槐白皮1 5-25%、黄芪1-2%、白芨0.5-1.5%、地榆0.5-1.5%、青风藤0.5-1.5%、柏叶0.2-1.2%、苏木0.5-1.5%、刘寄奴0.2-1.2%、厄子0.5-1.5%、皂角刺0.2-1.2%、蓖麻子0.15-0.6%、乳香0.2-1.2%、黄丹15-20%、冰片0.15-0.6%、樟脑0.1-0.35%、香油45-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昌荣,未经丁昌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63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