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8502.7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华;郭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义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和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将收获后的秸秆成批去除梢头,再切成0.2~1.5倍秸秆节长的碎段,将其铺成单层压扁、碾搓和搓擦使叶从茎秆上剥离,最后通过气流清选实现秸秆茎叶分离。基于本发明的秸秆茎叶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一对橡胶辊、气流清选机构。进料机构中的理料辊和两个淌板可实现物料单层均匀进料,并使物料沿秸秆长度方向准确喂入。本发明特别适于玉米、高粱秸秆的茎叶分离,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规模化连续作业。由于利用了秸秆可压扁、可切段而不影响其后续加工利用,甚至有利于后续加工利用的特点,使得秸秆茎叶分离率高,为秸秆资源工业化利用带来便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分离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秸秆茎叶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去除含叶率较高的秸秆梢头,去梢头长度为10~80cm;2)将去除梢头后的秸秆切成0.2~1.5倍秸秆节长的碎段;3)将切段后的秸秆沿秸秆长度方向单层送入一对活动胶辊压扁,使残留的秸秆叶绝大多数分布在秸秆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4)将压扁的秸秆进一步经一对或数对对辊在秸秆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沿秸秆长度方向施加的碾搓、搓擦、撕裂作用力使残留的秸秆叶从秸秆茎上剥离;5)利用气流清选作用使秸秆茎叶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85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