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和金属钾危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2323.0 | 申请日: | 200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昕;薛冰;郭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12 | 分类号: | C01B31/12;C01B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和在高温下含炭前驱体与KOH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钾蒸气的危害的方法。该方法是当含炭前驱体与KOH的反应温度升到650℃之后,在惰性气氛中通过补加水蒸气或甲醇或乙醇或水蒸气与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气体,使补加的气体与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金属钾的蒸气进行反应,使金属钾蒸气转变为固态产物,从而减少金属钾在反应器出口处的沉积,最终缓和金属钾所造成的危害。该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当反应产生金属钾蒸气的时候,通过补加与金属钾反应但与含炭前驱体反应较弱或不反应的气体,来显著消除反应过程产生的金属钾,以减少对出口处的堵塞,提高反应器打开后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和 金属 危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缓和金属钾危害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重量比为1∶1~1∶6的含炭前驱体与KOH混合均匀,通入N2,然后从室温升到预定的反应温度800-900℃,当反应温度升到650℃之后,在惰性气氛中补加与N2量的体积比为5-20%的水蒸气或5-30%的甲醇或乙醇,或补加与N2量的体积比为5-20%的水蒸气与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气体,其中水蒸气与醇的配比的体积比为1∶1~1∶5;一直到反应结束后,炉内温度降到500℃之后,停止补加水蒸气或醇类气体或二者的混合气体;待反应温度降到近室温时,取出反应产物,进行水洗干燥即得超级活性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业学院,未经江苏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23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