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6442.3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毛程;梁世中;王瑶;朱明军;朱晓立;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3/14 | 分类号: | C12P13/14;C12R1/13;C12R1/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3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生产方法,该方法首先配制发酵培养基,使其生物素量与第一批种子培养基生物素之和相对于发酵液初始体积为5.0~12.0μg/L,经灭菌并冷却后,接入第一批培养成熟的种子液,通气搅拌进行发酵;发酵9~18h,接入第二批培养成熟的种子液,且通过第二批种子液携带生物素进入发酵罐,第二批种子液的生物素量相对于发酵液初始体积为2.0~5.0μg/L,继续通气搅拌发酵至28~36h结束。本发明的单罐谷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比一次接种添加生物素工艺提高了20%和15%左右;本发明的单罐谷氨酸产量比一次接种添加生物素工艺提高了15%左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接种 叠加 生物素 谷氨酸 发酵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批种子的培养:配制第一批种子培养基,使第一批种子培养基的生物素量相对于培养周期内种子生长需求量是过量的,经灭菌并冷却至生产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后,按0.005~0.03%的种量接入摇瓶种子,通气搅拌培养8~20h;(2)第二批种子的培养:配制第二批种子培养基,使第二批种子培养基的生物素量相对于发酵液初始体积为2.0~5.0μg/L,经灭菌并冷却至生产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后,按0.005~0.03%的种量接入摇瓶种子,通气搅拌培养8~16h;(3)二次接种叠加生物素的谷氨酸发酵:配制发酵培养基,使第一批种子培养基的生物素量和发酵培养基的生物素量之和相对于发酵液初始体积为5.0~12.0μg/L,经灭菌并冷却至生产菌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后,按1~20%的种量接入步骤(1)培养所得的第一批种子液,通气搅拌发酵9~18h,即在接入第一批种子液的菌种细胞由生长型向生产型完全转化后,按0.08~10%的种量接入步骤(2)培养所得的第二批种子液,并继续通气搅拌发酵28~36h即结束发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64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