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闪速熔炼操作参数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869.8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桂卫华;阳春华;谢永芳;李勇刚;胡志坤;顔青君;王雅琳;朱红求;彭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G05D7/00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燕瑜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对铜闪速熔炼过程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本发明以闪速熔炼综合工况的稳定为优化目标,分别建立了机理模型和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混沌伪并行遗传算法的智能优化模型,并采用智能集成的方法对两个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协调输出。该方法可以得到铜闪速熔炼过程最优的操作参数,即闪速炉反应塔热风与氧气的最优加入量。 | ||
搜索关键词: | 铜闪速 熔炼 操作 参数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对铜闪速熔炼过程操作参数氧气量与热风量进行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机理模型和智能优化模型对操作参数氧气量与热风量分别进行优化,再通过一个智能协调器对两组优化结果进行集成,智能优化模型的加权系数为μ,μ的表达式为:μ = 1 , S ≤ 0.02 , 0.75 , 0.02 < S ≤ 0.08 , 0.5 , 0.08 < S ≤ 0.15 , 0 , S > 0.15 . 式中的S为铜闪速熔炼过程综合工况指数;Tm、Pm、C铁硅分别表示控制变量——铜锍温度、铜锍品位、渣中铁硅比的实测值;由此得到氧气量与热风量的最终优化结果;该优化结果输出到闪速熔炼控制系统,经过闪速熔炼过程以后,利用工况判断模型对铜锍温度、铜锍品位、渣中铁硅比三大参数的实测值进行判断:若当前综合工况为优,刚将当前的工况参数与操作参数存入操作优化样本库;若当前工况非优,则用铜锍温度、铜锍品位的实测值对机理模型进行反馈修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48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