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损测量纳米颗粒热膨胀系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6649.9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4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修春;李志会;刘维学;郭栋梁;黄文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测量纳米颗粒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颗粒材料分散在基质材料中,然后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测量分散在基质材料中的最邻近的纳米颗粒原子间的距离为r,相邻原子间距离的平方相对位移σ2,相邻原子间距离的立方相对位移C3,根据公式(见图)计算得纳米颗粒的热膨胀系数,公式中,r为最邻近的原子间距离,R为同一配位层中的所有原子到中心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T为测量温度,σ2=C2=<(r-R)2>为相邻原子间距离的平方相对位移,C3=<(r-R)3>为相邻原子间距离的立方相对位移,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 测量 纳米 颗粒 热膨胀 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无损测量纳米颗粒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颗粒材料分散在基质材料中,然后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测量分散在基质材料中的最邻近的纳米颗粒原子间的距离为r,根据公式 计算得纳米颗粒的热膨胀系数,公式中,r为最邻近的原子间距离,R为同一配位层中的所有原子到中心原子之间的平均距离,T为测量温度,σ2=C2=<(r-R)2>为相邻原子间距离的平方相对位移,C3=<(r-R)3>为相邻原子间距离的立方相对位移, θE为纳米颗粒爱因斯坦温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664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手机智能托架
- 下一篇:一种无线镜头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