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铁材料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0663.6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文;翁韶蓉;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大学嘉定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08 | 分类号: | C23C8/08;C23C8/10;C23C8/32;C23C8/02;C23C8/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182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材料或钢铁零部件表面的改性处理的工艺方法,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特征是采用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并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①将钢铁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清洗,随后在400℃下预氧化;②将材料放于现有的爱协林箱式氮碳共渗热处理炉内,并输入NH3、N2和CO2的混合气体,在550~570℃下进行反应,然后油冷却;③进行抛光后,放在氧化炉内,用高温水蒸汽进行后氧化1小时,然后再抛光一次,最终制得具有高耐磨性、高耐蚀性表面的钢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 材料 表面 改性 处理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钢铁材料表面改性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气体氮碳共渗及后氧化复合处理工艺,并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步骤:a.首先将钢铁材料表面进行真空清洗,随后放于炉内在400℃温度下进行预氧化;b.然后将材料放于现有的爱协林箱式氮碳共渗热处理炉内;向炉内输入NH3、N2和CO2的混合气体,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550~570℃,反应时间达4小时;反应结束后采用油冷却方式进行冷却;混合气体流量的体积比为:NH3∶N2∶CO2=50∶45∶5;c.将冷却后的材料,先进行抛光,随后放入氧化炉内,用500~550℃的蒸汽进行后氧化处理1小时,然后再进行抛光;最终制得具有高耐磨性、高耐蚀性表面的钢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大学嘉定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业大学嘉定通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06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