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2634.3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建;董玥;杨姝;许乾慰;李岩;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28 | 分类号: | C08G18/28;C08G18/42;C08G18/48;C08K9/04;C08L75/04;C08K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碳纳米管改性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进行了酸化、酰氯化后,与多羟基化合物或低聚物反应,得到羟基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功能化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共价键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羟基,将其应用在聚氨酯的合成中,起到一定的交联扩链的作用,碳纳米管与聚氨酯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极大提高,并且羟基的存在很好的改善了碳纳米管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性,这两方面的作用将导致功能化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各方面力学性能较原始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碳纳米管可以改变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甚至得到导电聚氨酯,扩大聚氨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氨酯 弹性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预先将羟基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分散在多元醇组分中,通过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的原位聚合,制备得到纳米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263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电能传输和并网系统
- 下一篇:沼气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