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及所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411.9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泾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0/14 | 分类号: | C08F120/14;C08F2/04;C08J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所用设备,具体为一种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及所用设备。一种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所用设备,由精制蒸馏装置、聚合反应装置、两段脱挥装置和拉丝造粒装置串联组合而成,包括:进料精制塔、聚合反应槽、回收精制塔、加热器a、b、脱挥槽a、b。一种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将单体、共聚物、稳定剂、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溶剂按①精制蒸馏、②聚合反应、③闪蒸脱挥和④拉丝造粒四步骤操作完成。本发明生产的PMAA,具有高度安全性、避免凝胶累积、提高产品物性与色泽、低能耗环保洁净、产品耐候性佳、无水聚合、产品无黑斑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甲基丙烯酸 连续 溶液聚合 工艺 所用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连续式溶液聚合工艺所用设备,由精制蒸馏装置、聚合反应装置、两段脱挥装置和拉丝造粒装置串联组合而成,包括:主原料储槽(1)、共聚单体储槽(2)、溶剂储槽(3)、回收单体储槽(4)、预热器(5)、进料精制塔(6)、再沸器(7)、聚合反应槽(8)、回收精制塔(9)、添加剂配制槽(10)、在线搅拌器(11)、过滤装置(12)、模头(13)、加热器a(14)、加热器b(15)、脱挥槽a(16)、脱挥槽b(17)、冷凝器a(18)~冷凝器e(22)、贮罐a(23)、b(24)、泵a(25)~泵j(34)、控制阀a(35)~控制阀c(37)和高黏度齿轮泵a(38)~高黏度齿轮泵c(40);其中,主原料储槽(1)、共聚单体储槽(2)、溶剂储槽(3)和回收单体储槽(4)分别从位于各自底部的出料口通过泵a(25)、泵b(26)、泵c(27)和泵d(28)及输送管道连接至预热器(5)的进料口,预热器(5)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进料精制塔(6)底部的进料口,进料精制塔(6)进料口的下方安装有再沸器(7),进料精制塔(6)顶部的1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冷凝器a(18)的1号进料口,进料精制塔(6)底部的2号出料口通过泵e(29)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塔内中部的2号排放口,贮罐a(23)的1号出料口通过泵f(30)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在进料精制塔(6)内部上方的1号排放口,在输送管道进入1号排放口之前安装有控制阀a(35),聚合反应槽(8)的进料口通过输送管道和泵f(30)与控制阀a(35)之间的输送管道相连通,聚合反应槽(8)为单一聚合槽,内有搅拌设施,贮罐a(23)的2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冷凝器a(18)的2号进料口,贮罐a(23)的3号出料口是一安全泄阀,聚合反应槽(8)上部的1号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冷凝器b(19)的进料口,冷凝器b(19)内夹套循环冷热水、蒸气或热媒,冷凝器a(18)的出料口和冷凝器b(19)的出料口都通过输送管道和连接冷凝器c(20)与冷凝器d(21)之间的2条输送管道中的1号输送管道相连通,连接在冷凝器b(19)出料口的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控制阀b(36),气体输送管道上安装有控制阀c(37)并且和冷凝器b(19)与控制阀b(36)之间的输送管道相连通,聚合反应槽(8)下部的2号出料口通过高黏度齿轮泵a(38)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加热器a(14)的进料口,脱挥槽a(16)安装在加热器a(14)的下方并和加热器a(14)的出料口直接连接,脱挥槽a(16)上方的一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回收精制塔(9)的进料口,脱挥槽a(16)下方的二号出料口通过高黏度齿轮泵b(39)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加热器b(15)的进料口,脱挥槽b(17)安装在加热器b(15)的下方并和加热器b(15)的出料口直接连接,脱挥槽b(17)上方的一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冷凝器e(22)的进料口,脱挥槽b(17)下方的二号出料口通过高黏度齿轮泵c(40)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在线搅拌器(11)的进料口,添加剂配制槽(10)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和连接脱挥槽b(17)出料口与在线搅拌器(11)进料口之间的输送管道相连通,在线搅拌器(11)的进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过滤装置(12)的进料口,过滤装置(12)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模头(13),冷凝器e(22)的1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贮罐b(24)的进料口,冷凝器e(22)的2号出料口连接有泵h(32)和排放管道,贮罐b(24)的1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和连接冷凝器c(20)与冷凝器d(21)之间的2条输送管道中的2号输送管道相连通,贮罐b(24)的2号出料口通过泵i(33)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回收精制塔(9)内部上方的1号排放口,回收精制塔(9)顶部的1号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至冷凝器c(20)的进料口,回收精制塔(9)底部的2号出料口通过泵j(34)及输送管道连接至塔内中部的2号排放口,冷凝器d(21)的出料口连接有泵g(31)和排放管道,回收单体储槽(4)的另一个出料口通过输送管道和泵i(33)与回收精制塔(9)内部上方的1号排放口之间的输送管道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泾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泾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341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