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锗锌多晶体的合成方法与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050.9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北君;朱世富;何知宇;陈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0 | 分类号: | C30B2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磷锗锌多晶体的合成方法,工艺采用两温区实时温度监控、磷气相输运和机械振荡、温度振荡相结合的新方法,原料采用高纯度的Zn、Ge、P,配料的摩尔比为锌∶锗∶磷=1∶1∶2,磷的加入量在按上述摩尔比计算出的重量基础上增加0.05~0.1%。合成工艺步骤:①坩埚的清洗与干燥;②装料;③合成。合成所采用的坩埚由本体和进料管构成,本体为两端封闭的石英玻璃管,本体的一端为A,另一端为B,在距本体B端端部的长度为x处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深度h为本体内径d的1/2~2/3,进料管相贯在距本体B端端部长度为x的部段内,其进料口与凹槽槽口方向相反,其轴线与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45°~70°。 | ||
搜索关键词: | 磷锗锌 多晶体 合成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磷锗锌多晶体的合成方法,以高纯度的磷、锗、锌为原料,配料的摩尔比为锌∶锗∶磷=1∶1∶2,磷的加入量在按上述摩尔比计算出的重量基础上增加0.05~0.1%,工艺步骤如下:①坩埚的清洗与干燥将清洗液注入坩埚反复清洗至干净为止,清洗后的坩埚进行干燥处理,完全去除其内部的水蒸气,上述坩埚由本体(1)和进料管(2)构成,本体(1)为两端封闭的石英玻璃管,其一端为A,另一端为B,在距本体B端端部的长度为x处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深度h为本体内径d的1/2~2/3,进料管(2)相贯在距本体B端端部长度为x的部段内,其进料口(3)与凹槽槽口方向相反,其轴线与本体轴线的夹角β为45~70°,材料为石英玻璃;②装料首先将称量好的锗和锌装入坩埚本体远离凹槽的A端,然后将称量好的磷装入坩埚本体的B端,使其位于本体B端端壁与凹槽壁所围成的区域内,抽真空除气,在≤10-3Pa下封结坩埚;③合成A、合成在可转动和倾斜的两温区管式炉中进行,首先将装有原料并封结的坩埚放入水平放置的炉内,放置方式是使装有锗和锌的A端位于高温区,装有磷的B端位于低温区,与磷接触的本体凹槽的外壁处为温度监测点,B、将管式炉高温区的温度以2~3℃/min升至1010℃~1040℃,低温区的温度以1~2℃/min升至525℃~535℃、通过温度监测与调控保持上述温场分布,直至磷以气相的形态从坩埚的B端全部输运到坩埚的A端与锗、锌进行反应为止,C、将管式炉两温区的温度都升高到1050℃~1070℃,保温30小时~36小时,保温的同时转动炉体进行机械振荡,使坩埚内物料充分混合反应,保温完毕旋转炉体使坩埚原盛装磷的B端垂直向上,完成磷、锗、锌的合成反应,D、合成反应完成后,在1060℃与950℃之间多次温度振荡,直至消除熔体中富余的磷蒸汽为止,然后,以1~2℃/min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905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