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蕨类植物提取异黄酮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286.2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君;周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志君;周广元 |
主分类号: | C07D311/28 | 分类号: | C07D311/28;C07H17/07;A61K36/11;A61P39/06;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44008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蕨类植物提取黄酮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取新鲜蕨根烘干后用索氏提取法脱脂及除脂溶性色素,将蕨菜干粉放在烧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乙醇提取蕨菜总黄酮。合并所有浸提液并适当浓缩加入石油醚,将脱脂后的粗黄酮液粉碎加水上聚酰胺柱,用蒸馏水洗后用乙醇洗脱,再烘2小时,得精制黄酮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蕨根中总黄酮含量比银杏叶等要高,为蕨根干重的7.28%。用70%乙醇浸提可得到约为蕨根干重1/4的粗黄酮粉,其黄酮含量27.03%,蕨根是获取黄酮类化合物的良好来源。蕨根黄酮类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消除自由能力,具有显著的阻断亚油酸、猪油过氧化作用,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而且还能去除油脂中已有的过氧化物,降低油脂的过氧化值。 | ||
搜索关键词: | 蕨类植物 提取 异黄酮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蕨类植物提取黄酮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取新鲜蕨根68℃-72℃烘至8成干,然后剪成2-3mm碎段,再在101℃-105℃烘干后研成粉末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蕨根干粉用索氏提取法(乙醚为抽提剂,45℃水浴)脱脂及除脂溶性色素,当乙醚抽提液无色时挥尽蕨根粉中乙醚,将蕨菜干粉放在烧瓶中加入体积分数70%乙醇(下同)回流提取蕨菜总黄酮。等1次浸提蕨根干粉质量∶70%乙醇体积=1∶5(g∶mL),以后每次浸提的比例为:1∶3(g∶mL),每次浸提时间约2小时,浸提温度为90℃,到乙醇浸提液基本无色,共浸提10次。合并所有浸提液并适当浓缩,定容至一定体积,按体积比1∶1加入石油醚,再次脱脂,弃上层石油醚,将下层乙醇浸提液定容至蕨根干粉质量与乙醇体积比为1∶20(g∶mL),此为蕨根总黄酮提取液,简称为粗黄酮液。取一定体积粗黄酮液在水浴中进行减压浓缩成浆状并于1101℃-105℃烘干,粉碎得到粗黄酮粉。取粗黄酮粉1.30g,加水约100ml,经水浴加热溶解后上聚酰胺柱(聚酰胺事先乙105℃活化1小时,装柱30cm高,柱内径为2.5cm)。上柱充分吸附后,先用蒸馏水洗至无色,然后用体积分数95%乙醇洗脱,洗脱速度约为1.5ml/min,洗脱至无色时为止,收集洗脱液在90℃水浴上蒸干后于101℃-105℃烘2小时,得粉末状精制黄酮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志君;周广元,未经侯志君;周广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92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射式球形内投影装置
- 下一篇:点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