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可逆过充保护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120.8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艾新平;李素丽;冯金奎;杨汉西;曹余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6/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锂离子电池可逆过充保护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芳香化合物苯胺、二苯胺、三苯胺、吡咯、噻吩、苯硫醚或苯之一种或多种,或它们的衍生物之一种或多种,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在0.3%~20%的范围内。先在常规电解液中加入小于20%电解液体积的助溶剂,所用助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或氯仿等,提高添加剂分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然后再加入电解液添加剂。该类添加剂分子能够在一定电势下迅速发生电氧化聚合,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聚合物桥,通过聚合物桥的电子导电性随正极电压变化在绝缘态和导电态之间的可逆变化从而为电池提供可逆过充电保护。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可逆 保护 电解液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锂离子电池可逆过充保护电解液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芳香化合物苯胺、二苯胺、三苯胺、吡咯、噻吩、苯硫醚或苯之一种或多种,或它们的衍生物之一种或多种,在电解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在0.3%~20%的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31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