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碟结构的微波接收和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6897.8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清;戴密特;周剑英;周强;郝寅雷;李锡华;杨建义;王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H04B10/12;G02B6/30;H01P1/161;H01S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ROF系统中的一种基于微碟结构的微波接收和转换装置。利用电光效应来调制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由激光器发出的光进入光波导,光波导在基片上形成对称M-Z干涉结构,这种结构的存在能够将相位调制转化成强度调制,在M-Z干涉结构的两臂上分别耦合微碟光波谐振腔,在其中一个微碟光波谐振腔上加电极,形成单臂调制结构;若在两个微碟光波谐振腔上都加电场,则以推挽方式工作。另外,微波信号通过微带线耦合进入金属微波谐振腔,形成电场作用于微碟光波谐振腔。由于微碟的超高Q值以及同时谐振的原理,这个微波接收装置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频率选择性,选择波导作为耦合器又可以减小整个装置的尺寸,方便以后的集成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结构 微波 接收 转换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碟结构的微波接收和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环形金属微波谐振腔(1),微碟光波谐振腔(2),圆柱形金属衬底(3),微波耦合的微带线(4)和光波导组成的M-Z干涉结构的耦合波导(5);微碟光波谐振腔(2)上面通过溅射或者沉淀的方式附着半环形金属微波谐振腔(1),微碟光波谐振腔的下面通过金属黏合圆柱形金属衬底(3),微碟光波谐振腔(2)粘有金属微波谐振腔(1)的一侧1/2处置微带线(4),不粘有金属微波谐振腔(1)的一侧置耦合波导(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689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