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229.7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3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卿 |
主分类号: | G05D23/185 | 分类号: | G05D23/185;G05D23/19;B29C45/78;B29C45/58;B29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特别是一种模具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它包含加热循环系统和冷却循环系统以及运行工作水箱循环系统,运行工作水箱循环系统中的水箱温度调节控制装置输出端分别与水箱冷补偿调节系统和加热管控制端相连接,输入端与设在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端相连接,控制端与设在模具上的温度传感器输出端相连接。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模具温度,使模具在加热或冷却时,避免发生模具温度过冲的模具温度自动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模具温度自动控制、控制范围准确,省工、省时、省料、省电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温度 自动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模具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它包含加热循环系统和冷却循环系统,加热循环系统主要由设在管路内的加热管(6)、热增压泵(21)和电磁阀K14构成,热增压泵(21)输出端、模具加热或冷却通道(3 1)、电磁阀K14、管路(33B、33D、33F、33G)、热增压泵(21)输入端依次连接构成加热循环管路,冷却循环系统主要由冷水箱(2)、冷水增压泵(22)和电磁阀K12、K15构成,冷水箱(2)出水口、管路(30A)、冷水增压泵(22)、电磁阀K12、热增压泵(21)、模具加热或冷却通道(31)、电磁阀K15、冷水箱(2)回流口依次连接构成冷却循环管路,在电磁阀K12输出端和热增压泵(21)输入端连接点的后热循环管路(33G)上设有止回阀(19),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运行工作水箱循环系统,该系统包含水箱温度调节控制装置、水箱(3)、热循环管路(33D)与水箱之间所设的单向支路(33E)、模具回水端与水箱之间的回流管路(34A、34B)及设在回流管路(34A、34B)上的电磁阀K13,单向支路(33E)出口端与热循环管路(33D)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水箱上,单向支路(33E)、热循环管路(33D、33G)、热增压泵(21)、模具加热或冷却通道(31)、电磁阀K13、回流管路(34B)、水箱回流口依次连接构成水箱运行工作循环管路,水箱(3)中设有独立的水箱加热管(7)和水箱冷补偿调节系统(22、K11、30),水箱温度调节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水箱冷补偿调节系统(22、K11、30)中的电磁阀K11、冷水增压泵(22)和加热管(7)控制端相连接,水箱温度调节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设在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Pt2输出端相连接,水箱温度调节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设在模具上的温度传感器Pt1输出端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卿,未经李小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72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