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化镁法制备硅烷的副产物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8248.1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军;姚奎鸿;高林辉;王耐艳;祝洪良;金达莱;杜平凡;席珍强;王勇;李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C1/00 | 分类号: | C01C1/00;C01C1/02;C01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化镁法制备硅烷的副产物用途。由于该副产物具有很高的氨存储密度;由于氨的氢含量高达17.6wt%及结合低温催化氨分解制氢,使得具有高氨含量的固态金属氨络合物成为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用在燃料电池领域。与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碱土金属卤化物与氨气反应制备金属氨络合物的方法比较,采用硅化镁法制备Mg(NH3)6Cl2工艺简单且已实现生产,同时对于硅化镁法合成硅烷工艺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能源的节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硅化镁 法制 硅烷 副产物 用途 | ||
【主权项】:
1.硅化镁法制备硅烷的副产物用途,其特征在于:由于该副产物具有很高的氨存储密度;由于氨的氢含量高达17.6wt%及结合低温催化氨分解制氢,使得具有高氨含量的固态金属氨络合物成为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用在燃料电池领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82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