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粉煤气化配套的CO变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8401.0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峰;李海洋;李德武;张骏驰;孙海燕;蒋德军;李鹏;林宝起;费伟水;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3/02 | 分类号: | C10K3/02;C10J3/46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103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与粉煤气化配套的CO变换工艺,包括以下流程:从粉煤气化来的粗合成气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器顶部的工艺气与来自界区外中压过热蒸汽、本工艺中压废锅副产的中压蒸汽及汽提后的少量工艺冷凝液混合后进入预变换炉,控制温升限制在;离开预变换炉的变换气进入1#变换炉进行深度CO变换反应,离开1#变换炉的高温中变气进入中压废锅用自身工艺冷凝液发生4.0MPa蒸汽,中压蒸汽全部进入新鲜变换气中循环使用,然后经工艺冷凝液淬冷增湿,进入2#变换炉继续进行变换反应,2#变换炉出口变换气经锅炉水预热器换热冷却后,进入3#变换炉,反应完成后回收余热至≤40℃后送至下游工序。其优点在于:1.一氧化碳浓度由60~65%(mol)降至≤0.4%(mol)。2.增设预变换炉,预防催化剂中毒。3.降低了变换系统的压力降,保证进入合成气压缩机入口压力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气化 配套 co 变换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与粉煤气化配套的CO变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从粉煤气化来的粗合成气(1)进入气液分离器(2),分离出的工艺冷凝液外排到污水处理,分离器顶部的工艺气与来自界区外中压过热蒸汽、本工艺中压废锅副产的中压蒸汽及汽提后的少量工艺冷凝液混合后进入预变换炉(3),控制温升限制在<30℃范围内;离开预变换炉(3)的变换气进入1#变换炉(4)进行深度CO变换反应,离开1#变换炉的高温中变气进入中压废锅(5)用自身工艺冷凝液发生4.0MPa蒸汽,中压蒸汽全部进入新鲜变换气中循环使用,然后经工艺冷凝液淬冷增湿,进入2#变换炉(6)继续进行变换反应,2#变换炉出口变换气经锅炉水预热器(7)换热冷却后,进入3#变换炉(8),反应完成后出口气体回收余热至≤40℃后送至下游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84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盘电极或微盘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蚀透明理化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