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磷酸钙盐生产工艺的尾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9189.X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荣;吴忠标;李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B01D53/62;B01D53/4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从磷酸钙盐生产工艺的尾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气治理并资源化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针对磷酸钙盐生产中二氧化碳尾气的组分特点,进行废气的收集和杂质的去除和提纯得到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的方法。该工艺投资较少,可行性较好,能达到减排温室气体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基本方法为:利用气水分离器干燥气体,通过固体碳酸(氢)盐吸收柱和可溶性碳酸(氢)盐溶液洗涤塔吸收酸性物质,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除去有机杂质,通过活性炭吸附器和分子筛干燥器深度净化后,经压缩冷凝得到高纯度的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回用工艺对磷酸钙产品质量没有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钙 生产工艺 尾气 回收 二氧化碳 方法 | ||
【主权项】:
1、从磷酸钙盐生产工艺的尾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所述尾气为含有CO2、HF、HCl、H2S、HCHO、HCOOH、O2、N2、H2O的混合气,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常温常压下,混合气进入气水分离器底部的进口,经过自然沉降及气水分离器上部的斜板和不锈钢丝网的过滤,去除直径大于5μm的液滴,混合气从气水分离器顶部滤出通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吸收柱底部进口;(2)采用内部装填50~150目纯度95%以上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填料的吸收柱中和酸性杂质后,再采用0.05~0.2mol/L的可溶性碳酸盐或可溶性碳酸氢盐以10~20m3/m2·h喷淋速度与残留酸性物质充分接触,两步中和酸性物质;(3)除去酸性杂质后的气体进入高锰酸钾洗涤塔,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0.2~2%,喷淋密度5~30m3/m2·h,以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的条件下氧化处理,去除有机杂质;(4)氧化处理后的气体进入水洗塔底部入口净化:工艺水以60~100m3/m2·h的喷淋密度与其充分接触,将气流夹带的高锰酸钾雾沫和少量HCl除去;(5)净化后气体再经气水分离器过滤进一步净化,然后送入贮气囊;(6)贮气囊内气体在5~40℃从活性碳吸附柱底部进入,控制气度0.5~3.5m/min,压力1.1~2.3MPa,经吸附净化后气体由吸附柱顶部排出,进入3A分子筛干燥器底部,然后从干燥器顶部排出;(7)气体从干燥器顶部排出后进入压缩冷冻系统,经压缩机增压,冷冻机组降温,气体中的O2和N2为不凝气由顶部排空,二氧化碳被液化回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918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