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车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1668.5 | 申请日: | 200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3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龙;朱保国;曾伟梁;孙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7/26;B23H7/14;B23H7/18;B23H3/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特种加工领域的电解车削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各种内、外旋转表面及其端面的加工。为了克服传统机械加工和其它特种加工在加工各种内、外旋转表面中效率低、成本高及加工表面质量低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步骤为先将工具阴极固定在电解液槽内,电解液槽固定在可移动的机床工作台上,工件阳极固定在机床上;设置工具阴极与工件阳极的加工间隙,在间隙处有由电解液泵提供的循环电解液流过,工具阴极与工件阳极之间的工作电流流过加工间隙的电解液,通过溶解工件阳极进行加工;工件阳极固定在机床的主轴下端,工件阳极在加工时高速旋转。本发明具有加工范围广、生产率高、加工质量好、工具阴极无损耗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车削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电解车削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工具阴极(1)固定在电解液槽(10)内,电解液槽(10)固定在可移动的机床工作台上,工件阳极(5)固定在机床上;使工具阴极(1)和工件阳极(5)接触;设置工具阴极(1)与工件阳极(5)的加工间隙,在间隙处有由电解液泵(8)提供的循环电解液流过,工具阴极(1)与工件阳极(5)之间的工作电流流过加工间隙的电解液,通过溶解工件阳极(5)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工件阳极(5)固定在机床的主轴(4)下端,工件阳极(5)在加工时高速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16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的方法及液晶显示设备
- 下一篇:精确调控空心光束尺寸的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