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副车架上的减振吸能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4703.9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关良;张林波;瞿元;黄鹏程;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G01M17/04;G01M7/02;B60G25/00;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减振吸能方法:1.对副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获得副车架的质量、一阶弯曲模态及对应最大位移处;2.在对应最大位移处设置一个带弹性阻尼系统的质量块来减振吸能;3.对改进后的副车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试验验证,修正弹性阻尼系统和质量块参数。本发明在不改变副车架现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副车架的特定位置设置一个带弹性阻尼系统的质量块,利用共振吸能的原理,减小副车架的振动幅值,从而减少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并可以通过调节质量块的质量和弹性阻尼系统的垂向刚度的比值来调节减振吸能装置的频率。不明显增加重量和成本、结构简单、能够最大程度地衰减振动向车身的传递。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架 减振吸能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减振吸能方法:1)对副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获得副车架的质量、一阶弯曲模态及对应最大位移处;2)在对应最大位移处设置一个带弹性阻尼系统的质量块来减振吸能;3)对改进后的副车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试验验证,修正弹性阻尼系统和质量块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47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