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5897.4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岳敏;邓明华;闫慧青;贺雪琴;张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放电容量、库仑效率和长的循环寿命,本发明的负极材料具有块状、球形或长短径比在1.5~4之间的近球形的微观特征,其具有350mAh/g以上的比容量,比表面积小于3.0m2/g,极片密度大于1.75g/cm3。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系或石油系针状焦粉碎,在800℃~30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1~48小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负极材料采用针状焦粉碎,经过热处理,克服了高结晶度石墨材料不能在PC溶剂的电解液体系中稳定循环的缺点,并且能够大倍率放电,可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且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用人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具有块状、球形或长短径比在1.5~4之间的近球形的微观特征,其具有350mAh/g以上的比容量,比表面积小于3.0m2/g,极片密度大于1.75g/c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589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洗净装置及冲厕装置
- 下一篇:气体扩散介质和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