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鞘蕊型熔融抽丝制造极微细碳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88266.6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光;董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D01F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台湾省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细微的碳纤维与活性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尤指以聚烯烃(Polyolefin)与含碳的聚合物(polymer)为鞘部及聚烯烃为蕊部,利用鞘蕊型(Sheath& Core)熔融抽丝方法直接抽丝成含碳前驱物(precursor)的鞘蕊型纤维,在高于室温下,最好是60-200℃的环境下使鞘蕊型纤维稳定化(stabilization),最后在惰性气体中,于600℃-1500℃下,将稳定化鞘蕊型纤维经高温碳化处理成纤维直径为20~800nm的极微细碳纤维,而后也可在CO2、水蒸气与空气,或CO2、水蒸气以及氧、氮、二氧化碳在异于空气的组合比例下的混合气体而于600℃-1500℃下使其形成极微细活性碳纤维。本发明的优点是制程步骤简化,可价格低廉地大量生产极微细碳纤维与极微细活性碳纤维,具有高强度、质轻、导热性良好及高的导电性,纤维细度可达20-800nm。 | ||
搜索关键词: | 鞘蕊型 熔融 抽丝 制造 极微 碳纤维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以鞘蕊型熔融抽丝制造极微细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含聚酚醛、热塑性聚丙烯腈系聚合物、热塑性聚乙烯醇、聚氯乙烯、中间相沥青而成的群体选出的一种以上含碳的聚合物与聚烯烃聚合物作为鞘材部成分,并以聚烯烃聚合物作为蕊材部成分进行鞘蕊型熔融抽丝,前述鞘蕊型熔融抽丝时的鞘材部分对蕊材部分,鞘材部分的使用量设在20重量份~80重量份,蕊材部分的使用量设在80重量份~20重量份,所得的鞘蕊型纤维经稳定化工程形成稳定化鞘蕊型纤维,最后在N2或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下600~1500℃高温碳化处理,形成直径为20-800nm的极微细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8826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杠杆动力输出装置
- 下一篇:矿浆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