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系固体废弃物硫污染综合防治工艺及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614.X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毕银丽;苏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利用废弃物粉煤灰的碱性来解决煤矸石硫污染问题。采用柱状淋溶方法,通过粉煤灰与煤矸石的不同配比工艺来解决煤矸石硫污染,降低煤矸石硫化对土壤和水体产生的污染。不同粒径的煤矸石分别与粉煤灰以等体积分2层(煤矸石为20cm,粉煤灰为20cm,粉煤灰在下层)配比和以等体积分4层(煤矸石和粉煤灰相间隔成4层,每层厚10cm,粉煤灰在下层)配比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淋滤液pH值,降低淋滤液盐离子浓度,减少硫脱出量。对硫污染防治效果中2层配比20cm厚粉煤灰处理优于4层配比每层10cm厚粉煤灰处理,粉煤灰对淋滤液硫污染防治的贡献率最高达到64%,显示了粉煤灰在煤矸石硫污染治理中较好的应用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煤系 固体 废弃物 污染 综合防治 工艺 技术 | ||
【主权项】:
1.煤系固体废弃物硫污染综合防治工艺及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不同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处理工艺,粉煤灰与煤矸石分2层装柱,每层厚20cm且粉煤灰在下层(V/V=1∶1),粉煤灰与煤矸石相间隔分4层装柱,每层厚10cm且粉煤灰在下层(V/V=1∶1∶1∶1),各柱中的样品同体积不同重量,各处理基质高度保持为40cm;(2)加去离子水保持样品处于湿润状态,并达到最大饱和持水量,静置24h后,每间隔72h用去离子水淋溶,连续淋溶直至低硫为止; (3)煤矸石与粉煤灰以等体积分别分2层(煤矸石为20cm,粉煤灰为20cm)配比和以等体积分4层(煤矸石和粉煤灰相间隔成4层,每层厚10cm)配比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淋滤液pH值,降低淋滤液盐离子浓度,减少硫脱出量;(4)对硫污染防治效果中2层配比20cm厚粉煤灰处理优于4层配比每层10cm厚粉煤灰处理,粉煤灰对淋滤液硫污染防治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9961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