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式相干的双模半导体激光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99862.4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列松;赵玲娟;王圩;朱洪亮;潘教青;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00 | 分类号: | H01S5/00;H01S5/34;H01S5/34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模式相干的双模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其中包括:一基底;一缓冲层,该缓冲层制作在基底上;一下限制层,该下限制层制作在缓冲层上;一多量子阱有源层,该多量子阱有源层制作在下限制层上,该多量子阱有源层为五段结构,两端为锯齿状,中间为平面结构,在中间与锯齿状结构之间的两段结构内注入磷;一上限制层,该上限制层制作在多量子阱有源层上的锯齿状的上面及中间部分;一盖层,该盖层制作在多量子阱有源层及上限制层的上面;一刻蚀阻止层,该刻蚀阻止层制作在盖层上;一欧姆接触层,该欧姆接触层分为五段制作在刻蚀阻止层上;一金属电极层,该金属电极层制作在分为五段的欧姆接触层上。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相干 双模 半导体激光器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模式相干的双模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一基底;一缓冲层,该缓冲层制作在基底上;一下限制层,该下限制层制作在缓冲层上;一多量子阱有源层,该多量子阱有源层制作在下限制层上,该多量子阱有源层为五段结构,两端为锯齿状,中间为平面结构,在中间与锯齿状结构之间的两段结构内注入磷;一上限制层,该上限制层制作在多量子阱有源层上的锯齿状的上面及中间部分;一盖层,该盖层制作在多量子阱有源层及上限制层的上面;一刻蚀阻止层,该刻蚀阻止层制作在盖层上;一欧姆接触层,该欧姆接触层分为五段制作在刻蚀阻止层上;一金属电极层,该金属电极层制作在分为五段的欧姆接触层上;其中该五段的欧姆接触层的上下部分分别为:第一强增益耦合DFB区,与第一强增益耦合DFB区相邻的第一相区,与第一相区相邻的可饱和吸收区,与可饱和吸收区相邻的第二相区,与第二相区相邻的第二强增益耦合DFB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9986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独立化鱼蚌综合养殖方法
- 下一篇:层叠式微电子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