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09025.5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明;林正堂;张志维;眭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28;H01L21/3205;H01L29/78;H01L29/43;H01L29/49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叠层;在邻接于该栅极叠层处形成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其中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还包括额外元素,该额外元素可与硅形成化合物;将在低温下不会形成硅化物的离子注入至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内,以对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的上部进行非晶化;当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的上部为晶化态时,在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上形成金属层;以及进行退火工艺,使得该金属层与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反应而形成硅化物区。本发明利用具有分散锗的功能的PAI工艺,能够避免漏电流增加,减少不同硅化合物之间的厚度差异。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栅极叠层;在邻接于该栅极叠层处形成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其中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还包括额外元素,该额外元素可与硅形成化合物;将在低温下不会形成硅化物的离子注入至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内,以对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的上部进行非晶化;当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的上部为晶化态时,在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上形成金属层;以及进行退火工艺,使得该金属层与该含硅化合物应力源反应而形成硅化物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090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可移动多功能节能空调机
- 下一篇:新型太阳能燃气喷射制冷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